7x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15897645158

熊孟清:看“十四五”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2021-06-03 阅读:276

熊孟清:看“十四五”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

建设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有三个项目。一是从容处理生活垃圾,抑制垃圾产量的增加或生活垃圾处理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最基本的,不要让生活垃圾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第二,少花钱,要不要向垃圾生产者(排放者)收取排污费,其实是老百姓买单,要花少钱妥善处理垃圾;三是无害化处理处置。在追求绿色低碳时代,垃圾处理必须引入减碳约束,即加强垃圾的物质化利用。

以此为目标,规划建设“十四五”垃圾处理设施,其实几句话就能解决。我认为,有几点需要做:

(一)各地结合实际,加大源头减量化、分类回收和垃圾处理能力建设,确保未来10年生活垃圾得到妥善处置。各区必须有足够的填埋能力,经济欠发达地区确保垃圾得到妥善处置,已建成的焚烧处理设施区应保证焚烧飞灰和其他机械处理设施的出路,以备维修或发生故障时的应急处理。 .

(2)现有焚烧厂通过智能化、智能化手段提高减碳能力。为适应垃圾分类的发展,应积极改造焚烧炉和余热锅炉,解决原设计焚烧炉热负荷的限制;为适应碳减排的趋势,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的二氧化碳可以通过节能节水减排和增效来间接减少。

(三)将废旧物资利用纳入垃圾处理范畴,重视快递包装材料的物资回收利用,将包装材料利用纳入垃圾处理产业园;建设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做好农贸市场、酒楼、食堂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资源化工作,推进农业发达地区餐厨垃圾堆肥化处理。鼓励林业。

(四)鼓励垃圾收运处理一体化,建设市场化垃圾处理组织。明确排污费征收标准,让垃圾处理企业直接与排污单位交易,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让垃圾排污单位选择垃圾处理单位。

(五)推进垃圾处理系统与区域一体化,增强垃圾处理协同效应。增加废纸、废玻璃、废木材、废塑料等低价值可回收废物与工业废物同种废物协同利用;加大厨余垃圾、养殖垃圾、农业秸秆、绿色垃圾等同质垃圾的协同利用;加大大湾区、长三角等城区城市垃圾协同处理力度。

(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因地制宜,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原则是可持续、无害和减碳。我们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健全不同区域的垃圾处理体系,摒弃焚烧、掩埋、回收的片面思维,促进垃圾综合、可持续、绿色发展。

免责声明:
本站部份内容系网友自发上传与转载,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如涉及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30日内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电话咨询

咨询电话:
15897645158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客服

回到顶部